2024年11月14日下午,在青云书院紫荆3-112,《创意工坊》课程第二期非遗竹编成功开展。本期课程让同学们沉浸式体验了非遗竹编文化,深入学习了中国传统手工艺术。
课程伊始,肖宇琪老师为同学们介绍了竹编的历史。竹编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,在当时就已经开始利用竹子的柔韧性和耐用性进行编织创作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竹编技艺不断地发展和完善,形成了今天大家所熟知的竹编工艺。其次肖老师介绍了竹编的基本原理——两种方向的篾片经纬相交、相互交错成形。并带领同学们领略了竹编工艺品的魅力,让大家对竹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。
在动手实操环节,同学们化身为非遗传承者,体验着每一个制作步骤。同学们的手指一抬一压,疏编、插、穿、削、锁、钉、扎、套等技法穿插其中。在篾片的不断切换中,同学们耐心仔细地做好每一个步骤,雏形渐渐显现。



小小竹编,是手工艺人的匠心独运,更是传统竹编艺术的魅力绽放。竹编不仅是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代表之一,还象征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坚韧不拔、勤劳智慧的民族精神。 此次竹编课程旨在引领同学们深化对竹编文化的认识,增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,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同学能关注到传统技艺并学习传承,让传统的竹编技艺焕发新活力。
作品展示













文 / 图:肖宇琪 / 周明阳、参与同学们
初 审:李忆蕊 蒋启东
复 审:吴宇雅
终 审:符晶莹